多一份寬容 給自己 少一份對立 與家人
結婚五年來,小玲總是以誠實的態度來對待老公和家人,習慣實話實說,婆婆交辦的事也會努力的做。近來小玲覺得被排斥和孤立,尤其小嬸進門後,她不拘小節的和大家相處,總得到許多的讚美和關愛,夫妻相處也很甜蜜。小玲有些不滿,同樣是媳婦為什麼大家只喜歡她?更何況小嬸總是說得多做得少,每次都要小玲幫她收拾善後。小玲抱怨給老公聽時,他卻袒護著說:『妳想太多了吧!別人怎麼會排斥妳呢?作大嫂的人本來就該擔待一點的呀!』小玲想:『好像都是我的錯』『為什麼我的老公護著別人呢?』因此小玲不喜歡回婆家,如果不得不回去時,也就故意忽視小嬸的存在。夫妻爭吵的機會也就變多了。
能夠以真實的自己和別人相處真的是件好事,人和人之間如果可以實話實說,不拐彎抹角,會比較真誠。因為我們這樣想,所以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和人相處,但是聽話的人怎麼想呢?假設小玲的先生有點胖,小玲如果常講他吃得像豬一樣肥、婆婆擔心多所以較囉唆,小玲如果直接說你很囉唆、小姑長得不怎麼樣,小玲如果說你長得不怎麼樣,那麼聽話的人將會很傷心,除此以外我們和這些人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很多的影響,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關照到別人的感受,別人當然也不會關心我們的感受,因此你我的關係就存在著不信任、疏離和各種負向情緒,這時候受傷的人就是我們了。
說實話也是很重要的,所以如何說實話而不傷害對方的感受是很重要,也是一種智慧。如果小玲不滿意自己因為老實而無趣時,小玲要學習的是接受自己,因為這是小玲一直以來價值觀,只是在目前的家庭中不適用而已,同時也想一想如果我也想要有親密的人際關係,那麼發揮智慧想一想用什麼方式,和別人相處會讓大家覺得有被關心的感受呢?
在有智慧之前我們必須了解,所有的事情總是有好幾個面向,如:小姑雖然長得不怎麼樣,但是小姑的個性很好、婆婆雖然囉唆但是她很會關心別人、老公雖然胖胖的但是他不挑嘴很好侍候、、、等,為什麼小玲習慣選一些較負面的面向來看呢?小玲一定是一個要求自己很嚴厲的人,如果要求自己很嚴厲,就會讓自己壓力大和不快樂,同時也會以這樣高的標準來要求別人,那麼別人和小玲相處時就會感受的同樣的壓力。如果小玲能多寬容自己,那麼小玲一定可以更有寬裕的心、柔軟的智慧,創造出更滿意的人際關係就不是難題。
節錄自友緣家庭月刊121期